平時感冒發(fā)燒去醫(yī)院醫(yī)生都會開血常規(guī)化驗單,那么血常規(guī)化驗結(jié)果能看出來什么東西呢?如何看呢?本文詳細解答。
一、白細胞計數(shù)(WBC)
外周血白細胞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細胞,白細胞包括粒細胞、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三大類,其中粒細胞又分為中性分葉核粒細胞、中性桿狀核粒細胞、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。白細胞計數(shù)是測定血液中各種白細胞的總數(shù)。
參考值
成人:(4~10)×109/L
兒童:(5~12)×109/L
新生兒:(15~20)×109/L
臨床意義
1、白細胞增多
生理性:主要見于月經(jīng)前、妊娠、分娩、哺乳期婦女、劇烈運動、興奮激動、飲酒、餐后等,新生兒和嬰兒高于成人。
病理性:主要見于各種細菌感染、嚴重組織損傷或壞死、白血病、惡性腫瘤、尿毒癥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以及有機磷農(nóng)藥、催眠藥等化學藥物的急性中毒,應用某些升白細胞的化學藥物也會促使白細胞增高。
2、白細胞減少
疾病主要見于流行性感冒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白血病等。
用藥應用磺胺藥、解熱鎮(zhèn)痛藥、部分抗生素、抗甲狀腺制劑、抗腫瘤藥等。
特殊感染:如革蘭陰性菌感染(傷寒、副傷寒)、結(jié)核分枝桿菌感染、病毒感染(風疹、肝炎)、寄生蟲感染(瘧疾)等。
其他放射線、化學品(苯及其衍生物)等的影響。
影響白細胞計數(shù)的因素較多,必要時應結(jié)合白細胞分類計數(shù)和白細胞形態(tài)等指標綜合判斷。
二、白細胞分類計數(shù)(DC)
白細胞分類計數(shù)是將血液制成涂片后進行分類,并求得各種白細胞的比值。不同因素可導致不同類型的白細胞發(fā)生變化,因此,白細胞分類計數(shù)變化,比白細胞總數(shù)更能反映機體的生理或病理狀態(tài)。
參考值
中性粒細胞絕對值(2.0~7.0)×109/L,百分數(shù)50%~70%
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(0.02~0.5)×109/L,百分數(shù)0.5%~5%
嗜堿性粒細胞絕對值<(0.1)×109/L,百分數(shù)0%~1%
淋巴細胞絕對值(0.8~4.0)×109/L,百分數(shù)20%~40%
單核細胞絕對值(0.12~0.8)×109/L,百分數(shù)3%~8%
臨床意義
中性粒細胞
1、中性粒細胞增多
急性感染或化膿性感染:包括局部感染(膿腫、癤腫、扁桃體炎、闌尾炎、中耳炎等);全身感染(肺炎、丹毒、敗血癥、猩紅熱、白喉、急性風濕熱)。輕度感染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百分率可增多;中度感染計數(shù)可>10.0×109/L;重度感染計數(shù)可>20.0×109/L,并伴明顯的核左移。
中毒:尿毒癥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、代謂扣陛酸中毒、早期汞中毒、鉛中毒,或催眠藥、有機磷中毒。
生理性參見“白細胞增多”。
2、中性粒細胞減少
疾病傷寒、副傷寒、瘧疾、布氏桿菌病、某些病毒感染(如乙肝、麻疹、流感)、血液病、過敏性休克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高度惡病質(zhì)、粒細胞減少癥或缺乏癥、脾功能亢進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。
中毒損傷重金屬或有機物中毒、放射線損傷等。
用藥:抗腫瘤藥、苯二氮革類鎮(zhèn)靜藥、磺酰脲類胰島素促泌劑、抗癲癇藥、抗真菌藥、抗病毒藥、抗精神病藥、部分非甾體抗炎藥等。
嗜酸性粒細胞
1、嗜酸性粒細胞增多
過敏性疾?。褐夤苎?、支氣管哮喘、蕁麻疹、藥物性皮疹、血管神經(jīng)性水腫、食物過敏、熱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、血清病、過敏性肺炎等。
皮膚病與寄生蟲?。号Fぐ_、濕疹、天皰瘡、皰疹樣皮炎、真菌性皮膚病、肺吸蟲病、鉤蟲病、包囊蟲病、血吸蟲病、絲蟲病、絳蟲病等。
血液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、嗜酸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。
2、嗜酸性粒細胞減少
疾病或創(chuàng)傷:見于傷寒、副傷寒、大手術(shù)后、嚴重燒傷等。
用藥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(zhì)激素或促腎上腺皮質(zhì)激素等。
嗜堿性粒細胞
1、嗜堿性粒細胞增多
疾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,常伴嗜堿性粒細胞增多,可達l0%以上;或淋巴網(wǎng)細胞瘤、紅細胞增多癥、罕見嗜酸性粒細胞性白血病、骨髓纖維化或轉(zhuǎn)移癌等。
2、嗜堿性粒細胞減少
疾病速發(fā)性過敏反應如蕁麻疹、過敏性休克等。
用藥見于促腎上腺皮質(zhì)激素、腎上腺皮質(zhì)激素應用過量及應激反應等。
淋巴細胞
1、淋巴細胞增多
傳染病百日咳、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、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、結(jié)核病、水痘、麻疹、風疹、流行性腮腺炎、傳染性肝炎、結(jié)核及其他傳染病的恢復期等。
血液?。杭薄⒙粤馨图毎籽?、白血病性淋巴肉瘤等,可引起淋巴細胞計數(shù)絕對性增多;再生障礙性貧血、粒細胞缺乏癥也可引起淋巴細胞百分率相對性增多。此外,也可見于腎移植術(shù)后發(fā)生排斥反應期。
2、淋巴細胞減少
傳染病的急性期、放射病、細胞免疫缺陷病、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(zhì)激素后或接觸放射線等。此外,各種原因引起中性粒細胞增多時,淋巴細胞也可相對減少。
單核細胞
1、單核細胞增多可見于:
傳染病或寄生蟲?。喝缃Y(jié)核、傷寒、亞急性細菌性心內(nèi)膜炎、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、瘧疾、黑熱病。
血液病單核細胞白血病、粒細胞缺乏癥恢復期。
其他疾病亞急性細菌性心內(nèi)膜炎。
三、紅細胞計數(shù)(RBC)
紅細胞是血液中數(shù)量最多的有形成分,其作為呼吸載體,能在攜帶和釋放氧氣至全身各個組織同時,運輸二氧化碳,協(xié)同調(diào)節(jié)維持酸堿平衡和免疫黏附作用。紅細胞計數(shù)是診斷貧血的主要指標之一。
參考值
男性:(4.0~5.5)×1012/L
女性:(3.5~5.0)×1012/L
新生兒:(6.0~7.0)×1012/L
臨床意義
1、紅細胞增多
相對性增多
見于:嚴重嘔吐、腹瀉、排尿過多、休克、多汗、大面積燒傷,由于大量失水,血漿量減少,血液濃縮,使血液中的各種成分濃度相應增多,僅為一種暫時的現(xiàn)象。
絕對性增多
見于:
生理性增多,如機體缺氧和高原生活、胎兒、新生兒、劇烈運動或體力勞動、骨髓釋放紅細胞速度加快等;
病理代償性和繼發(fā)性增多,常繼發(fā)于慢性肺心病、肺氣腫、高山病和腫瘤(腎癌、腎上腺腫瘤)患者;
真性紅細胞增多,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進,紅細胞計數(shù)可達(7.0~12.0)×1012/L。
2、紅細胞減少
造血物質(zhì)缺乏:由營養(yǎng)不良或吸收不良而引起,如慢性胃腸道疾病、酗酒、偏食等,引起鐵、葉酸、維生素等造血物質(zhì)不足,或蛋白質(zhì)、銅、維生素C不足均可致貧血。
骨髓造血功能低下:原發(fā)性或由藥物、放射線等多種理化因素所致的再生障礙性貧血、白血病、癌癥骨轉(zhuǎn)移等,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。
紅細胞破壞或丟失過多:如先天失血或后天獲得性溶血性貧血、急慢性失血性貧血、出血等。
繼發(fā)性貧血如各種炎癥、結(jié)締組織病、內(nèi)分泌病等。
四、血紅蛋白(Hb)
血紅蛋白常被稱為“血色素”,是組成紅細胞的主要成分,承擔著機體向器官組織運輸氧氣和運出二氧化碳的功能。其增減的臨床意義基本上與紅細胞增減的意義相同,但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貧血的程度。
參考值
男性:120~160g/L
女性:110~150g/L
新生兒:180~190g/L
臨床意義
測定血紅蛋白量減少是診斷貧血的重要指標,但不能確定貧血的類型,需結(jié)合其他檢測指標綜合分析。
1、血紅蛋白增多
疾?。郝苑卧葱孕呐K病、發(fā)紺型先天性心臟病、真性紅細胞增多癥、高原病、大細胞高色素性貧血以及某些腫瘤如腎癌等。
創(chuàng)傷:大量失水、嚴重燒傷等。
2、血紅蛋白減少
出血血紅蛋白量減少的程度與紅細胞相同,見于大出血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類風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及急、慢性。腎炎所致的出血等。
其他疾病血紅蛋白量減少的程度比紅細胞嚴重,見于缺鐵性貧血,是由慢性反復出血所引起,如胃潰瘍病、胃腸腫瘤、婦女月經(jīng)過多、痔瘡出血等;紅細胞減少的程度比血紅蛋白量嚴重,見于大細胞高色素性貧血,如缺乏維生素B12、葉酸的營養(yǎng)不良性貧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貧血等。
五、血小板計數(shù)(PLT)
血小板主要作用有:
對毛細血管的營養(yǎng)和支持作用;
通過黏附、聚集與釋放反應,在傷口處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;
產(chǎn)生多種血小板因子,參與血液凝固,形成血栓而進一步止血;
釋放血小板收縮蛋白使纖維蛋白網(wǎng)發(fā)生退縮,促進血液凝固。血小板在一日內(nèi)的不同時間可相差6%~10%。
參考值:(100~300)×109/L。
臨床意義
1、血小板減少
血小板生成減少:骨髓造血功能障礙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各種急性白血病、骨髓轉(zhuǎn)移瘤、骨髓纖維化、多發(fā)性骨髓瘤、巨大血管瘤、全身性紅斑狼瘡、惡性貧血、巨幼細胞性貧血。
血小板破壞過多特發(fā)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、肝硬化、脾功能亢進、體外循環(huán)等。
血小板分布異常脾腫大、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釋。
2、血小板增多
創(chuàng)傷:急性失血性貧血,脾摘除術(shù)后、骨折、m血后,可見一過性血小板增多。
其他疾?。阂娪谠l(fā)性血小板增多癥、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、真性紅細胞增多癥、多發(fā)性骨髓瘤、骨髓增生病、類白血病反應、霍奇金病、惡性腫瘤早期、潰瘍性結(jié)腸炎等。
本文內(nèi)容僅供參考,具體的病因需要根據(jù)醫(yī)生做出指導判斷,為了自己的健康,生病了要去看醫(yī)生,不要諱疾忌醫(yī)。